这是一篇选自《格言》的文章,《格言》也是摘自《博客语录》
格言的网站上有前面三段,我觉得很好,就抽空一个一个字打出来,幸亏不怎么长。

 博客的本意是,个人记录并展示自己的心灵空间,通过真诚的文字建立一个精神交流的网络平台。自由记录,无限制表达,每一个个体都将成为发光的媒体。
  在自我表达成为时尚之后,我们时代智慧的经理人看到了商机。博客网站建设如夏日的荷花,争相开放在互联网的水面上。为了吸引人气,他们使出浑身解数:打激进牌的有之,打色情牌的有之,情色兼打的有之。一时间,会写几个字的都接到了博客邀请。“零准入”使博客人数激增,也使得许多网站平庸且缺乏特色,生之日即死之时。
  在这种情况下,后起的博客经营者便高招迭起:动员各界名人加入博客。一位博客说得好——“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,而名人的榜样作用是无穷无尽的,申请个博客与名人做邻居成为新时尚,平时我们只能通过媒体了解到名人一丝蛛丝马迹,如今却可以光明正大地闯进他们的博客,了解他们的生活,感受他们的思想。名人终究是名人,博客一注册立马就是留言四起,评论云涌,似乎一上名人的博客,我们也立即成为了名人,所谓沾名人的光就是这个意思。”
演员兼导演徐静蕾、作家余华、青春偶像韩寒和郭敬明、超怒探花张靓颖、解说员韩乔生、学者黎鸣等各色各流粉墨登场,一时间花团锦簇,美不胜收。争论不休,绯闻日盛,一句出格的话,一幅脱衣照片就能让无名者成名。人气榜每天数百万的点击数,令博客频道大放异彩。被饥为新名利场的博客,不但为平面媒体提供了话题谈资,而且有引导话语潮流之势。
一份名为《博客行为与心理简析》的文章,把博客分成“神人”“明星”“钻营”“自我”“图谋”“清高”“掺合”“黑洞”等八种类型,有趣,但归纳起来,不外乎炫技,展示和学习。名人效应带来的恶果之一,就是让博客变成了名利场,除了张海迪、余华、吴小莉等几个认真的名人和读者真诚地交流之外,大多数名人只在炫耀影响力、点阅粉丝、扩展名气、推销产品。这当然使普通博客心理失衡,出名的考虑超过自我表达而成为第一要务。于是便有了提高点击率的潜规则:色情。也有了假借名人名义的行径。这实在是畸形博客市场下的闹剧。
名人们笼罩博客既非己意,我自然不能把板子打到他们的屁股上。但我想提醒诸位:既然入了博客之门,就得做好思想准备--这是一个无所畏惧的草民的天下,除了接受粉丝的朝拜外,你得到更多的将是挑剔、辩论,当然也有讥讽和唾弃--如果你胡言乱语、故弄玄虚、顾影自怜的话。对于网民而言,这是一个刺激的屠宰场,隐匿在屏幕背后的他们出言放肆、顽皮,下手准、狠、猛,充分享受着掺合的快感。
互联网的阶段属性决定,变味的博客终将回归自己的本性,因为它毕竟是无名阶级的乐园,它有自我净化的能力。请不要怀疑这个真理。
博客言论包罗万象,真实姓名的中规中矩,匿名者天马行空。书面语和活泼幽默的网语各行其道,从正经、不那么正经到一点儿正经也没有,构成一个斑驳芜杂的语言生态。除了无法议论的话题外,语言锋芒毕露,处处可见禅机,令人或深思或慨叹或神伤。他们话语所关注的都是我们每个人感同身受的,在这么一个鼻息相通的气场里,塑造了一个精神共同体。游弋于这个海洋里,不经意间让人会心或喷饭。万千愁肠化作文字精灵,宣泄、沟通抑或成就一番情缘、性缘、姻缘。
博客的舆论空间方法飘渺的星空,无数宏文高论转瞬即逝,泯灭在时间的海洋里。


摘自《博客语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