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过得很快,大学已经过了整整三个念头又两个多月了,实习也将近一个月了,马上就要告别校园的生活了。在大学的三年多时间里面,感觉自己不是过得很理想,一些是自己走了弯路,一些是想做,但是缺乏执行力没有去做。那大学的四年究竟要如何度过呢?

1、早睡早起。一般在高中的时候都是比较早睡觉的,在大学里面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,没有电脑的还好,要是有电脑的,很少有人在11点之前睡觉的。我曾经坚持11点前睡觉,但是没坚持多久。

2、多去听知名的讲座。这个知名也是相对来说的,主要的是自己的兴趣。在大学里面高手很多,很多教授都是知识很渊博的人,此外,大学里面也会邀请一些名人来做讲座,比如前短时间福大50年校庆的时候邀请到了思科华南区的总经理,这是很难得的机会,虽然那天他没有讲思科的事情,但是讲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东西,感觉收获还是蛮多的。

3、接触社会。一般来说大学生都是远离父母的,一个人在外地,这也是一个锻炼成长的机会。但是校园和社会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,在校园里面,还是比较纯洁的,到社会上之后,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出现,一些事情是我们想象不到的。提前接触社会,不仅能积累经验,也能打预防针,以后遇到很多的蹊跷的事情也会懂得去处理。

4、多做运动。在大学里面,天天抱着球去玩的人很多,同时,天天坐电脑前的人也很多,特别是学计算机的。这样日积月累下来,对身体绝对不好!不要以为自己身体好很不错,其实什么颈椎病啊,已经潜伏在你身上了,只是你没有察觉而已。《奋斗》虽然是泡沫剧,但是徐志森在教育陆涛的时候有一些是很不错的,特别是陆涛刚开始碰见徐志森的时候,徐志森还能做100个俯卧撑,这个让我的印象非常深刻。

5、做事要有计划。虽然说计划赶不上变化,但是还是要养成有计划的习惯。对自己的近期和相对的以后要有一个打算,否则只能跟着大众混混沌沌地过日子,一天到晚玩游戏,虚度人生。

6、执行力。事情做了计划之后就要去执行,完成这个计划。如果没有去执行这个计划的话,那作计划就没意义了。我有的时候也觉得自己的执行力不怎么样,懒不是主要原因,更多的是自控力。比如你在玩游戏,然后计划说晚上八点要开始做实验,这时你可能就沉浸在游戏中,反正实验明天也可以做,就失去了执行力。要是作完计划以后,最好不要改变自己的计划,除非有更好的计划。

7、积极。记得我大一的时候,参加了一项活动,他们就非常要求做人要积极。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,只有积极的人才有准备。我其实大一大二的时候都不怎么积极,到大三才开始认识到积极,但是还是不够。积极和执行力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。

8、平衡。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,会和前面讲的一些会有冲突。我们高中的时候,上数学课,会有一种题目,比如:给你一个定长的直线,三边怎么分配构造出来的三角形最大。类似的,我们的生活、学习、娱乐等要怎么分配,才能使我们收获最多,生活最让自己满意。

先写这么多,以后想到什么就补什么。